石佛廟始建于宋代,清乾隆年間重修名曰:“靈遠宮”。背靠九侯山
“石磨峰”,青山莽莽、層巒疊幛、連綿不斷。舊縣志詩云:“背山
青不極、九疊巍然。雨后青橫黛,云端秀吐蓮。清輝浮雁石,佳氣泛
龍川。神異歸名閥,由來不乏賢”。
建于龍巖舊八景之一“九侯疊嶂”間,廟前仰望,只見壁立千仞,林
海奔騰,俯看澗深萬丈,碧水蜿蜒。九侯山本稱筋山,《一統!份d
:“唐武德中,有群盜嘯于九侯山,謀為亂,俄而雷震,諸盜偃仆,
筋脈拘攣就擒,故名曰‘筋山’……”筋山廟尚在石公廟東側。由于
石公廟高遠,《龍巖州志》稱:“新任官未下
車,十里外遙祭”九侯山,祝文內容尚留州志上
,筋山廟本屬道教圣地,故《龍巖州志》仍歸仙跡,傳郭鉉、郭煉兄
弟亦在此遇異人,授以遁形變幻之術。明清以后佛道合流,亦稱石佛
廟。該處供奉的是用花崗巖雕成的定光祖師佛像,始建于宋代,今有
柏油路直通廟前,并建有凌云賓館為主體的系列服務設施。石佛公對
面山叫陳山,陳山內有石佛媽,寺已毀石像仍在。